闽快闻 > 旅游 >

诏安坪林村:“红色”引领“绿色”崛起(3)

2019-08-15 16:06 来源:闽南日报

  水泥路通了,越来越多的村民购置摩托车,甚至个别村民还买了小车,他们与外界的通联更加顺畅。除了不断扩大青梅种植规模,还兼种彼时经济效益高的经济林,“外出打工的村民不断增加,自然从村外往村里带回的物资、信息也越来越多。增收的村民陆续盖新房,过起小康生活。”

  2017年,抓住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坪林村再次修路:把3.5米宽的水泥路扩宽到5米。“大车能进来了,农作物运输成本降低,村民进一步增收,基本都盖了新房子。路宽了,很多村民把车开回来了。”

  “看到村两委把实事、好事办好了,村民对村里各项工作也更加支持了。”吴剑雄说,近年来,坪林村着力改善人居环境,通过破旧危房改造、河道疏浚整治、垃圾统一收集处理、村道日常卫生保洁、生活污水处理、自来水改造提升、村民公园建设等项目的实施,逐步告别村庄的“脏、乱、差”形象,朝着亮化净化美化的标杆前行。

  与时俱进多元发展“绿色”唱响振兴新篇

  “政策落实、项目带动,资金扶持,现在中央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我对坪林村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吴剑雄认为,乡村振兴,生态是关键,而坪林村有着先天的生态优势。“依托乌山旅游的整体开发,坪林村的红色旅游深蕴发展潜力;而坪林村作为‘富硒’村,种植出来的青梅等农产品的品质优良,绿色农业得天独厚。”

  “目光要放长远,做好规划,一点点发展。坪林村人口只有500多人,正所谓‘船小好调头’,我们可以多做尝试,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前景看好,但坪林村并不盲目乐观。“眼前好不代表以后都好,要有危机意识,跟得上市场的步伐。经济收入多样化,才能长足发展。”黄建阳说,如果单靠青梅,农产品种植的收入显得太单一,有一定的市场风险。

  从2007年开始,黄建阳和其他村干部通过市场了解,开始尝试少量种植油茶。“油茶全身都是宝,榨成茶油,在食用中有极高的营养价值。除了食用,也大量运用于化妆品、日用品等成分添加。收成季节又与青梅错开,可以填补种植青梅农闲时期的空白,有利于村里的农业发展和村民增收。”黄建阳说道。

  这些年油茶市场供不应求,让黄建阳又有了进一步的谋划:“把成功的种植经验分享给更多的村民,鼓励村民种植油茶,形成规模发展的新产业。相配套地,我们考虑成立村民合作社,注册品牌,形成种植、收购、加工、包装、线上线下销售等一体化的产业链条,避免因零散种植导致的供求信息不平衡、价格被压低等情况。”

  如果顺利,坪林村的油茶产业在今年底就能见到成效。“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坪林村干部群众正以奋发昂扬的新风貌建设美丽幸福的新村家园。“当年,红军在这里顽强不屈战斗;如今,这里的百姓不管在哪都敢拼爱赢、勤劳致富。”黄建阳说,在祖辈父辈的言传身教下,红色精神代代相传,润物无声地激励着当代坪林人追求“绿色发展”,新时代的坪林村必将更加富美!⊙本报记者 邓文忠 周扬宁 黄舒哲 通讯员 吴楠
本文地址:http://www.fjday.cn/travel/2019/0815/1598.html

责任编辑:(dear

资讯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