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诏安县委、县政府旧址坪林村“光裕堂”修葺一新后,成为诏安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吴楠 供图
雨后的坪林村,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芳香。山间成片的青梅林纤尘洗尽,一颗颗莹珠在叶尖眨眼。
坪林村位于诏安县红星乡,地处乌山山麓一侧。全村拥有山地5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61.3%。当地人解释说:“我们这里一分平地,三面环林。平地是‘坪’,‘坪’加‘林’合称就是坪林。”如此地势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天然的绿色屏障注定小小的坪林要书写一段峥嵘的红色岁月从三年游击战争开始,坪林一直是中共云和诏县委及其革命武装的重点活动据点之一,是乌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49年10月,中共诏安县委县政府在这里成立,运筹帷幄指挥诏安解放进程,完成政权接管的各项准备工作。
由于地处旮旯,交通不便,坪林村经济长期欠发达。然而,坪林村人继承革命先辈开拓勇猛的精神,在这片红土地上砥砺前行。
“后进”转身,“后劲”发力。如今,已脱“贫困帽”的坪林村正朝着乡村振兴的目标前进,传承红色基因、创新绿色发展,为革命老区村注入新动能,呈现一派盎然生机。
红色记忆“把根留住” 政策扶持助力脱贫
坪林村黄氏祖祠“光裕堂”,办过私塾学堂,曾传出童子稚嫩的诵书声;也举行过会师大会,曾回荡革命人激情嘹亮的红歌。
1949年9月19日,漳州解放,10月6日,由武克、李振经带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第五大队第一中队的48名干部,长途跋涉辗转乌山而来,在这里与中共云和诏县委和地方人民武装会合。
1949年10月20日,120多名南北干部在坪林“光裕堂”前举行会师大会,根据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第六地委的指示,中共诏安县委、诏安县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引领解放诏安的进程。
为配合南下大军解放诏安县城,县委决定了“实行统一协调作战,兵分东西两路、攻取解放县城”的战斗部署。1949年12月12日,诏安县城解放。
光阴似箭,昔日破旧的祖祠经修缮,成了红色主题教育场所。祠堂天井处的地砖保留了历史的原样,上面青苔斑斑,仿佛追忆着风云场面的点点细节。祠堂新筑的墙体挂有历史旧照。照片默然,然而照片中那些男儿透出的坚毅眼神,不时予人灵魂的触动。
这一段红色历史没被遗忘,革命老区村也没被遗忘。
本文地址:http://www.fjday.cn/travel/2019/0815/1598.html